爱采购

发产品

  • 发布供应
  • 管理供应

美国盯上巴拿马运河,聊聊因此崛起的海洋城市圣迭戈

   2025-01-21 澎湃新闻·澎湃号·湃客2370
导读

目 录1. 表世界:从贩卖阳光到科技创新2. 里世界:从军港诅咒到城市更新3. 表里一体,最终要回归人的视角作者 | 徐航引言:近期,一则惊人的消息引发了全球的关注:特朗普竟将巴拿马运河放入了「购物车」!这一举动

    目 录

1. 表世界:从贩卖阳光到科技创新

2. 里世界:从军港诅咒到城市更新

3. 表里一体,最终要回归人的视角

作者 | 徐航

引言:近期,一则惊人的消息引发了全球的关注:特朗普竟将巴拿马运河放入了「购物车」!

这一举动瞬间成为舆论的焦点,让世界各国纷纷侧目。而在这一热点背后,有一座城市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那便是美国的海洋城市——圣迭戈。作为美国西海岸距离巴拿马运河最近的港口,圣迭戈在历史的长河中,早已因海洋而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篇章。

它的命运在过往与海洋紧密交织,又因各种变故失去航运优势,面临转型问题。如今,他已从度假胜地转型成为美国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心之一,圣迭戈如何做到的呢?

圣迭戈与巴拿马运河的位置关系示意

研究海洋城市,是为了给深圳、上海、宁波等地创建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」提供借鉴经验。因此,首先必须回答一个问题:海洋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?

位列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第一梯队的深圳

(来源:图虫创意)

答案很明确,且无须长篇大论解读,只引用莎士比亚的一句台词即可,那就是——「城市即人」。也就是说,如果一座城市不能以人为本地规划、建设和运营,那终将难逃被荒废的命运。这是对所有城市皆准的铁律,海洋城市也不例外。

真正点亮城市的是人

(图为旧金山城市之光书店门前)

因此,海洋城市的发展取决于人类对其价值的认识。一般而言,人类看待海洋城市的视角有两种:

一种是「由海观陆」,是站位全球海洋网络发掘海洋城市价值的「上帝视角」。

将军和商人们会基于战争、贸易等需要,找到那些天赋异禀的滨海地区建港造城,由此兴起了朴次茅斯、土伦、诺福克等无敌军港,也诞生了威尼斯、巴塞罗那、纽约这样的海上商都。

「由海观陆」视角的英国朴次茅斯军港

另一种是「由陆观海」,是普通居民和游客欣赏赞美滨海美景的「人本视角」。

普通人对海洋城市的热爱很单纯,就来自《外婆的澎湖湾》所唱的「阳光、沙滩、海浪、仙人掌,还有一位老船长」。许多海洋城市正是以此闻名于世,如布莱顿、迈阿密、洛杉矶等。

「由陆观海」视角的洛杉矶圣莫尼卡海滩

无论是「由海观陆」的上帝视角,还是「由陆观海」的人本视角,都是海洋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。

用一种常见的游戏设定作类比:「由陆观海」造就了海洋城市开朗明媚的「表世界」,生机勃勃,引人入胜;而「由海观陆」则催生了海洋城市深沉现实的「里世界」,充满真相,甚至有些阴暗。

对海洋城市而言,表世界和里世界往往同时存在,但并不对立,他们有时相互成就,有时相互制约,他们一同构成了海洋城市的「一体两面」。

圣迭戈拉霍亚海湾的婚礼场景,

这是海洋城市的表世界,但不是全部

论述海洋城市一体两面性的最佳案例是美国西海岸的圣迭戈。她既是世界最大海军舰队——太平洋舰队的母港,也是全球海洋产业的研发高地,还是最受美国人欢迎的滨海宜居城市。

圣迭戈的独特性在于,「由海观陆」和「由陆观海」两种视角相互交织,贯穿了城市发展的整个历史脉络,造就了反差强烈又相互影响的表世界和里世界。从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建设海洋城市的一些普遍规律。

圣迭戈俯瞰

(来源:图虫创意)

01

表世界:从贩卖阳光到科技创新

MEASURE THE WORLD

作为圣迭戈的城市创始人,阿隆佐·霍顿看到圣迭戈的第一眼,就认定这里是「人间天堂」。

因此,就让我们先从以霍顿为代表的美国西进运动开拓者的视角,来观察圣迭戈阳光明媚的表世界。在这个世界里,「贩卖阳光」始终是这座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,圣迭戈将这条独特的路径贯彻至今,才成为了如今美国阳光带的代表性城市。

美国西进运动时期的圣迭戈

(来源:网络开放平台)

圣迭戈的繁荣始于美国西进运动。1848年美墨战争结束后,开拓者们抵达了西进运动最终的边疆——加利福尼亚。

圣迭戈作为欧洲探险家在加州建立的最早定居点(1769年建立),自然成为了开拓者最早涉足的地区,在城市发展上抢占了先机。然而,当旧金山人和洛杉矶人热衷于挖金矿、修铁路时,圣迭戈人却在忙着「贩卖阳光」,这在当时的淘金热中显得非常另类。

1. 挖不到金子,造不了铁路,圣迭戈只好兜售阳光

「贩卖阳光」听上去很抽象,却很符合当时的城市竞争逻辑。

1850年的加州,所有土地都一样荒芜,推动城市发展的因素只有预期——只有让开拓者和投资人相信某片土地拥有光明前景,他们才会把资本和劳动投入其中,形成城市发展的初始动力。而贩卖阳光正是一种构建预期的手段,也是圣迭戈无奈的选择。

加州一号洲际公路沿线保持着荒芜的景象

在当时的加州,最能调动预期的话题有两个,一是黄金,二是铁路,而圣迭戈和这俩都不沾边。

首先,圣迭戈没有金矿,导致大量年轻男性前往旧金山淘金,人口结构严重失衡。一位在1850年造访圣迭戈的冒险者曾惊讶地发现,「镇上只剩下500个女人,没有男人!男人都去采矿了。」

再看铁路,这对地处偏远的加州至关重要,就和郊区楼盘都喜欢炒作地铁概念一样。尤其是1962年林肯签署《太平洋铁路法案》后,西部城市不约而同地将铁路作为宣传主题——先不管车站建没建,铁轨铺没铺,只要人们相信铁路会修到哪里,他们就会将财产和劳动带到哪里。

铁路是左右加州城市开发的关键要素

在这场轰轰烈烈的「铁路投机」中,圣迭戈再次落后。明明从1850年就开始造势,但直到1885年才通车,让圣迭戈人口从5000人暴涨到3.5万人。

但好景不长,由于地形崎岖复杂,铁轨反复被山洪摧毁,圣塔菲铁路公司最终不堪重负,于1888年将枢纽站迁往了地势平坦的洛杉矶,圣迭戈的「铁路梦」就此破灭。

建于1887年的圣塔菲火车站

反复的挫折,促使圣迭戈人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条件。从地理条件看,圣迭戈不仅没有矿产,地形也不适合建铁路。

太平洋板块与美洲大陆在此相互挤压,让圣迭戈的地势从海岸线向内陆急速升高至1600米(约1英里),其间形成了众多丘陵、台地和沟壑,给铁路建设与维护带来巨大困难。

加利福尼亚的顶级豪宅区,

拉霍亚海岸边的山地别墅群

但换一种视角,上述不利条件反而是一种优势。

由于高大海岸山脉的阻隔,让圣迭戈独占了地球上最宜居的气候类型——地中海气候,冬暖夏凉,终年阳光,气温在10-25摄氏度之间,堪称人间天堂。而一旦向东翻过印第安人的「圣山」库亚马卡峰,就是无垠的炎热沙漠。

这种神迹一般的反差,让所有自美国东北苦寒之地而来,受尽风湿、哮喘和肺结核折磨的开拓者们相信,圣迭戈的阳光与海风具有治愈百病的神力,就像他们的先祖在美洲追寻的不老泉一样。

美国人对圣迭戈的向往

与追求不老泉的传统一脉相承

(来源:网络开放平台)

从1860年起,圣迭戈包治百病的传闻就在北美大陆广为流传。许多人在传单、连环画和游记的安利下慕名来此定居。

据传,有些医生甚至把「去圣迭戈晒太阳」开进了肺结核患者的处方里。圣迭戈大学历史学教授戴维·米勒认为:「圣迭戈人口中可能有四分之一是健康追求者,很多人忽视了他们在圣迭戈发展中的关键作用」。

来圣迭戈治疗的肺结核患者

(来源:calmatters)

虽然城市宣传存在夸大的成分,但健康追求者的到来确实带动了圣迭戈的发展。

阿隆佐·霍顿正是嗅到了其中的商机,于是开始了大规模投资。1867年,他在如今的圣迭戈市中心地带购买了960英亩土地,计划将这里的海洋、地形和气候发展成一种疗养产业,他称之为「病人贸易」。

在霍顿的带动下,各种各样的健康疗养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它们不仅提供食宿等基本服务,还提供各种特色疗法,如克奈普疗养院的水疗套餐,阿格纽疗养院的瑞典运动疗法,还有各种原理不明的电疗。虽然这些疗法效果存疑,而且风险极大,但健康追求者们依然趋之若鹜。

科罗纳多酒店的矿泉被包装成

治疗肾病的灵丹妙药

经过一段时间的「踩雷」,人们逐渐调整了预期。圣迭戈的定位也从治疗变成了度假。

1888年,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度假酒店——科罗纳多酒店投入运营,一时间风靡全美:玛丽莲·梦露在这里拍摄了《热情如火》,弗兰克·鲍姆在这里写出了《绿野仙踪》,历届美国总统都喜欢在此宴请外宾,甚至连鬼魂都对此流连忘返,把酒店变成了都市传说的常客……

从建成至今的137年里,科罗纳多酒店人气长盛不衰,成为了圣迭戈一座活着的城市地标。

美国国家历史地标——科罗纳多酒店


 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,作者: 小编。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https://www.qqjdyp.cn/news/show-700.html 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
 
更多>同类行业资讯

入驻

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

入驻热线:15083844965

企业微信客服

小程序
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

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

请用微信扫码

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,收获商机

微信扫码关注

顶部